大学毕竟是大学不能满足于跟现实社会在一个平面上
发布时间:2023-07-31 05:45 阅读次数:
上千萬的學子十二年苦讀,通過高考這個篩子,被分揀出來,結果是萬家歡樂萬家愁。而那些進入到如願大學的學子及其親友團,把笑定格成表情包,一起也將滿格的等待和幻想,預支甚至透支出來,恨不得提前入學,釋放淤積已久的熱心和幻想。
在進入大學之前,學子們一路都是帶著「單戀」奔向大學的。這期間,學子們不斷被自己的熱心和幻想蠱惑,也被家長和老師「加戲」,對大學的憧憬越滾越大,彩色的泡沫越吹越多,把大學幻想成應有的容貌。

在沒有遇見實在的大學之前,這些被個人幻想和他人「加戲」的大學,懸掛在學子面前,招引他們前進,前進。這種正能量的精力引領,是綠色的,健康的,陽光的。就像陽光,照顧學子的精力葉綠素,催生夢想,也內生動力,利人,利國,利民。
大學該怎麽迎接這些滿載抱負之光的學子們?大學怎麽才能接得住學子們超重的等待和幻想?這個問題,也是一個魂靈拷問。
當然,等待是飽滿的,實際是骨感的。你也可以說,這些稚氣未脫的孩子滿腦子浪漫的幻想,實在的大學不是那麽回事,實際承載不了他們過度的幻想。大學就是要把這些稚氣未脫的孩子拉回到粗糲的大地上,接收一切,製服實際。
但大學畢竟是大學,不能滿足於跟實際社會在一個平面上。大學之所以成為大學,在其出於實際又高於實際。大學不能成為實際的「同類項」,而在於對實際的逾越和超度。
|